西峰区抓纲举目为基层治理赋能增效
按照全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重点工作任务分工,西峰区通过抓实改革部署,强化综合设置乡镇街道内设机构和事业单位,以清单形式列明乡镇(街道)履职事项,统筹优化基层编制资源配置,不断为乡镇街道蓄势赋能,提升基层治理效力。
一是坚持大抓基层导向,落实落细改革部署。聚焦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平安法治4项主要职能,把调整理顺职责作为重点,立柱架梁,综合设置乡镇(街道)内设机构和事业单位,一类乡镇设置“4办+4中心+1队”,二类乡镇(街道)设置“4办+3中心+1队”,全区13个乡镇(街道)共精简机构26个,整合交叉职能,推动权责融合,提高?服务效能。同时,分别制定印发一类、二类乡镇及街道“三定”规定,开展机构改革落实情况评估、“三定”规定执行情况督查、违规挂牌专项清理,进一步规范管理,从源头机制上解决“小马拉大车”难题。
二是突出源头治理、减轻基层负担。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明确乡镇(街道)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抓发展的首要任务和核心职能,突出乡镇(街道)的特点和功能定位,明确乡镇(街道)法定职责,厘清区乡职责关系、履职程序及依据,将乡镇(街道)接不住、不该管、管不了的事项收回区直部门,规范事项准入流程,让乡镇街道依法行权,依法履职,更加聚焦自己的主责主业,提升公共服务职能,切实为基层减负。
三是发挥编制使用效益,激发治理动能。在给乡镇(街道)扩权赋能的同时,持续发挥编制使用效益,推动资源服务管理下沉,核准乡镇公务员招考用编,完成大学生乡村医生入编,使基层有人有物有权,保证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有人办。同时,赋予乡镇(街道)更加灵活的用人自主权,强化乡镇(街道)对派驻机构及人员管理职责。推动乡镇(街道)项目人员积分入编101人,为干部职级晋升、选人用人打开通道,有效调动乡镇(街道)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为基层事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李浩武)
一是坚持大抓基层导向,落实落细改革部署。聚焦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平安法治4项主要职能,把调整理顺职责作为重点,立柱架梁,综合设置乡镇(街道)内设机构和事业单位,一类乡镇设置“4办+4中心+1队”,二类乡镇(街道)设置“4办+3中心+1队”,全区13个乡镇(街道)共精简机构26个,整合交叉职能,推动权责融合,提高?服务效能。同时,分别制定印发一类、二类乡镇及街道“三定”规定,开展机构改革落实情况评估、“三定”规定执行情况督查、违规挂牌专项清理,进一步规范管理,从源头机制上解决“小马拉大车”难题。
二是突出源头治理、减轻基层负担。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明确乡镇(街道)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抓发展的首要任务和核心职能,突出乡镇(街道)的特点和功能定位,明确乡镇(街道)法定职责,厘清区乡职责关系、履职程序及依据,将乡镇(街道)接不住、不该管、管不了的事项收回区直部门,规范事项准入流程,让乡镇街道依法行权,依法履职,更加聚焦自己的主责主业,提升公共服务职能,切实为基层减负。
三是发挥编制使用效益,激发治理动能。在给乡镇(街道)扩权赋能的同时,持续发挥编制使用效益,推动资源服务管理下沉,核准乡镇公务员招考用编,完成大学生乡村医生入编,使基层有人有物有权,保证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有人办。同时,赋予乡镇(街道)更加灵活的用人自主权,强化乡镇(街道)对派驻机构及人员管理职责。推动乡镇(街道)项目人员积分入编101人,为干部职级晋升、选人用人打开通道,有效调动乡镇(街道)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为基层事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李浩武)











甘公网安备 621002020005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