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运行职能发挥检查评估是机构编制部门的重要职责
机构运行职能发挥检查评估是
机构编制部门的重要职责
——对庆阳市西峰区开展机构编制检查评估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马进霄
为了促进西峰区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全面、正确履行职能,有效解决机构编制资源配置不科学、不合理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强化和规范机构编制管理,2013年,西峰对全区机关事业单位的机构运行和职能发挥情况进行了深入的检查评估。通过工作实践,普遍认为开展机构运行和职能发挥检查评估工作是机构编制部门的重要职责,并且应该形成机制,长期坚持下去,不断推进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开展机构编制检查评估工作是机构编制部门的重要职责
(一)开展机构编制检查评估是助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就拿庆阳市西峰区来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职能、社会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不断提高,分工越来越细化,原有的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客观需求,全区要求成立机构、增设内设机构、增加编制的呼声越来越高,同时,“条条”干预地方机构编制的问题也屡见不鲜,出现了“百家推门一家扛”的局面,机构编制部门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把有限的机构编制资源运用到经济社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去,进行检查评估将是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二)开展机构编制检查评估是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的重大举措。西峰撤市建区以来,在机构设置方面,调研不够深入,也对机构设置是否科学,职责是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考量和研究不够,有些单位职能增加,但编制没有增加,有些事业单位主体资格不合法,有些单位职能弱化,甚至业务已经消失,而机构仍然存在,从而出现了“事多没人干,人多没事干”的现象。为此,进行机构运行效能发挥的检查评估工作,对机构进行撤并、整合、新设,对编制进行余缺调剂,对单位职能进行调整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开展机构编制检查评估是强化机构编制部门职责的重要手段。目前,机构编制管理缺乏对执行过程中机构设置科学性、编制使用合理性、职能发挥(配置)有效性、内部运行机制先进性几个方面的定性定量衡量,致使实施动态管理缺少事实依据。开展机关事业单位检查评估工作,并以此作为调整机构编制的参考依据,是新形势下推动机构编制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迈进的重要途径。同时,常规监督督查工作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缺少机构编制资源配置的视角,没有把“三定”规定和“九定”方案执行情况纳入到监管的视野。探索推行机构编制检查评估工作,就是紧贴部门职责,统筹兼顾机构、编制、职数的配备与使用,着眼于机关事业单位效能发挥,促使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牵住牛鼻子、走出新路子。
二、科学界定检查评估内容是开展检查评估工作的首要任务
(一)界定检查评估内容和任务要符合机构编制法规政策。对机关事业单位进行检查评估要符合法规政策规定,不能超出法规政策的范围而搞“地方特色”,这就违背了这项工作的初衷。因此,在界定检查评估的内容和任务时,我们根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甘肃省机构编制管理办法》、《甘肃省机构编制管理协调配合机制运行办法》等法规政策,制定了切合本地实际的实施意见和实施细则,将评估的内容和任务规定在政策法规范围之内,切实做到依法依规检查评估。
(二)界定检查评估内容和任务要从机构编制工作实际出发。对机构运行职能发挥的内容和任务的界定,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摸清机关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临聘人员、借调人员等机构编制的整体情况,摸清机构设置情况是不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摸清各单位的职能是否发挥到位,内部运行是否顺畅。这就要求我们实事求是,从机构编制工作的实际出发,紧扣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确定检查评估的内容。
(三)界定检查评估内容和任务要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机构编制检查评估工作是从机构编制管理角度出发,对职能、机构、编制、内部运行机制等情况的综合评价,在内涵上与对“三定”规定和“九定”方案执行情况的评估大体相同。着重强调对职能、机构、编制执行过程的评估,即对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的正确执行进行评价。从外延上看,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评估既包括党政群机关也包括所有执行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事业单位,在检查评估内容和任务的界定过程中,应该遵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的原则,减轻检查评估的难度,增强检查评估实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四)界定检查评估内容和任务要在编制部门的职权范围内。对机关事业单位的机构运行效能发挥情况评估内容和任务的科学界定,这是我们一直思考,并认真研究的问题。如果内容界定的不科学不合理,面广,就有可能出现越俎代庖,评估检查越位、错位,履行了组织和人社部门的职责;如果涉及的面很窄,蜻蜓点水,不深入,就有可能把要检查评估的内容没有涵盖全,使得评估检查工作吃夹生饭。鉴于这种情况,我们经过深入调研、反复讨论,并和组织人社部门认真的对接,最终确定机构运行职能发挥检查评估的内容为机构设置的科学性、编制使用的合理性、职能发挥的有效性、内部运行机制的先进性,从而做到了检查评估内容界定的全面“到位”,而不 “越位”、“错位”。
三、使用正确检查评估方式是保证检查评估质量的关键所在
(一)先行开展自查。先由各部门单位对其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按照评估工作四个方面的内容开展自查评估,使得各单位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对机构编制政策法规进行进一步的熟悉和掌握,对自己单位的机构编制运行情况、职能发挥情况、内部机制运行情况进行一次“自画像”。同时,通过自查评估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而形成各自的自查评估和整改报告。
(二)集中检查评估。这是检查评估过程中进行政策宣传、调研、摸清情况和发现问题的关键阶段。我们把集中检查评估分为四个环节,一是汇报座谈,二是查阅资料,三是个别谈话,四是实地查看。这四个环节,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只有扎实地做好四个环节的每一项工作,才能全面掌握所评估对象的客观情况。
(三)书面反馈意见。检查评估组就每个单位的评估情况、存在问题、整改建议、整改期限进行书面反馈,并限期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整改。整改期限过后,再组织人员进行回访,确保反馈的问题落到实处。
(四)分析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为问题才是我们检查评估的最终目的。对于在检查评估过程中发现的各类问题,我们认真进行分析梳理归纳,有针对性的提出既符合实际又符合法规的政策措施,提交相关会议讨论通过后,会同相关部门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各部门各单位在机构编制运行和职能发挥方面的问题得到及时全面的解决。
四、综合运用检查评估结果是开展检查评估工作的最终目的
(一)解决思想认识方面的突出问题。对一些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不重视机构编制工作、忽视机构编制法规政策等问题,通过检查评估,座谈交流,向他们宣传机构编制政策法规,交清“家底”,既让领导干部了解当前机构编制管理的现状,又让他们掌握机构编制管理的政策法规要求,明确那些是违规、违法的行为,从而引导他们纠正错误思想,增强贯彻落实机构编制政策法规的自觉性。
(二)解决机关单位内部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检查评估,及时反馈,限期整改,促使一些单位有效解决职责履行不到位、混编混岗、内部岗位职责不明确、运行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进而促进其职能有效发挥。
(三)解决机关事业单位自身不能解决的个性问题。对于通过检查评估中发现一些机关事业单位自身不能解决的个性问题,要认真分析梳理归纳,由机构编制部门提出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按照法定程序审定后予以解决。
(四)解决机关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对于在检查评估中发现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诸如混编混岗、机关向下级事业单位借调人员、低职高配、超职数配备干部、虚职领导干部占编而不在岗等问题,要深入分析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形成机构编制方面管用有效的政策规定,并认真加以执行。
(作者:系庆阳市西峰区编办主任)